原标题:话剧《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在天津大剧院连演两场(引题)
全外籍演员中文演绎经典(主题)
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
8月9日至10日,话剧《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在天津大剧院完成两场演出。由张国立执导、大山领衔主演,全外籍演员用中文演绎的这场经典改编,以沉浸式舞台再现“希望与救赎”的力量。演出前夕,主创团队亮相媒体见面会,揭秘创作巧思,两天的演出,用剧情亮点与跨文化表达,让观众体验了独特的戏剧震撼。
该剧自去年全球首演以来收获无数好评,经过30多场巡演更显成熟。全剧忠实还原了原著的经典叙事。作为文坛与影坛的双重经典,改编挑战自筹备便已显现。制片人房洁在见面会上坦言:“筛选中文流利的11名外籍演员、中途调整阵容等难题,在导演张国立手把手指导下得以攻克。”
“外国演员用中文演绎外国故事”的创意,是为了保留故事的本真质感。房洁说:“这就像让外国人演绎外国故事,他们既能精准展现角色的原生气质,又能避免生硬的翻译腔;反过来说,若让中国人演外国故事,可能会像外国人唱京剧那样容易失真。”
话剧《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作为中国话剧舞台上首部由全外籍演员用中文演绎西方经典的作品,不仅保留了故事原貌,还巧妙融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志者事竟成”等中国成语,让跨文化表达更添中式韵味。这正是大山眼中的突破所在:“剧组不少人在中国生活20多年,全外籍演员用流利中文演绎,打破了过去外国作品由中国演员扮外国人的模式,是中国话剧舞台的突破。从文化交流角度讲,我认为这是双向的——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也向中国观众呈现西方经典。”大山说:“瑞德既是肖申克里那个能帮狱友找点东西、和安迪交心的老伙计,也是时不时站出来,跟观众聊聊故事里弯弯绕绕的叙述者——这种既能沉在剧情里,又能跳出来跟观众‘搭个话’的感觉挺巧妙。”
饰演安迪的柯雅各是天津女婿,他说:“能把这部充满力量的作品带给天津观众,对我而言意义非凡。每次来到天津,都像回到家,这种亲切感让我在台上更有底气。”当安迪说出那句“只要希望还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台词时,字里行间的力量深深感动了观众。
柯雅各坦言这个角色压力不小:“60多页的中文台词对我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而且安迪情绪表达平淡,舞台上既要保持沉稳,又不能让观众觉得疏离。好在我是个生意人,能理解他面对困境时的冷静。”
作为冯远征的徒弟,安德烈在剧中塑造了声名狼藉的博格斯一角。他透露,曾就舞台表现向老师讨教:“面对大舞台时,人很容易产生渺小感,师父叮嘱我,必须彻底突破自我束缚,才能让表演气场充盈整个舞台。”
饰演老布鲁克的演员雷马丁笑称自己是“80后”,1982年他就来到中国,从此爱上中国的一切。身兼演员(饰演鲁斯特)与作曲的莫灵风,则从双重身份解读舞台魅力:“我为‘肖申克姐妹花’的戏份设计了尖锐的小提琴声,为老布鲁克的孤独配了低沉的大提琴,音乐就像角色的‘第二重语言’,能让观众更快走进他们的内心。”
亿资策略-亿资策略官网-配资公司排行-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啊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