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周对钢铁、芯片加征关税,半导体300%关税?特朗普的一句话,让华尔街半导体股深夜跳水!
事实上,他此前已提及100%芯片和半导体关税,还计划让白宫收购英特尔股权。
可专家警告:这一刀,可能先割到美国自己。
01、飞机上的惊人宣布
8月15日夜,特朗普登上空军一号,启程飞往阿拉斯加与普京会面。
可就在飞机上,他对记者突然抛下一颗重磅炸弹:“我将在未来两周对钢铁、芯片加征关税。一开始税率会比较低,但随后会非常高。对进口半导体的税率可能是200%,也可能是300%!”
要知道,半导体可是一个价值超6000亿美元的核心行业。
特朗普这番话,立刻点燃了市场的紧张情绪。
消息一出,美股盘中剧烈波动,半导体概念股集体跳水:
拉姆研究、科天半导体一度大跌超7%;
美光科技接近5%的跌幅;
盛美半导体跌超4%;
英伟达盘中也跌了2%;
就连特斯拉、苹果都跟着下挫。
纳斯达克指数一度跌超0.5%,标普500下滑0.3%,仅有道指勉强上涨。
投资者用脚投票,说明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是简单的关税问题,而是可能重塑全球产业链的大动作。
其实,特朗普上周就曾宣布,将对芯片进口征收100%关税,但给“在美国建厂的公司”提供豁免。
这相当于告诉企业:要么回流美国,要么就接受重税。
与此同时,白宫还在酝酿一个更大胆的计划——直接收购英特尔的部分股权,为其位于俄亥俄州的半导体工厂提供资金,加快投产。
那座工厂曾被称为“硅谷心脏地带”,一度号称要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基地,但因投资巨大、建设拖延,一再推迟量产时间。
如果收购成行,特朗普政府将直接进入半导体资本版图,继此前在美国钢铁、稀土企业持有“黄金股”之后,再一次把产业牢牢攥在手里。
02、看似强硬,其实冒险
表面上看,特朗普是在用高关税和资本入股,强行把全球芯片产业链往美国拉。
但专家提醒,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直言:
短期看,关税可能迫使部分企业回流美国;
但长期看,这反而会加速“去美国化”。
因为全球企业会选择避开美国市场,在本地布局生产,建立去美化供应链。
美国不仅得不到预期的回流,还可能被全球产业网络边缘化。
波士顿咨询公司多年前就做过研究:如果美国强行推动产业回流,美国芯片产业可能会从世界第一滑落到第二甚至第三。
原因很简单:芯片产业是一个超级复杂的链条。
设计、设备、材料、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环环相扣,全球分布。
美国在全球供应链里只占大约35%的份额。
你不能把所有环节都拉回国内,关起门来搞。
一旦这么做,反而会让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构建新的“非美供应链”。
最终,美国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加的税,砸下去的锤,先砸到了自家脚背。
别忘了,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其成功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比如苹果,2023年海外销售额占比超过六成。
正是因为能借助全球化的产业链,苹果才保持了行业领先。
如果特朗普的政策真的全面实施,要求在美国本土完成生产和装配,那苹果这样的公司将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涨价,失去全球竞争力;
要么缩减规模,利润大幅缩水。
这不仅会冲击企业,还会直接影响到华尔街股市和美国普通消费者。
03、特朗普的矛盾操作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对拜登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口口声声批评,说政府不该干预市场。
可转过头来,他自己却要让白宫直接收购英特尔股权,还在钢铁、稀土领域掌握“黄金股”。
这已经不只是贸易政策,而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式的产业操盘。
看似灵活,实则暴露出美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焦虑:想独占产业链,但又离不开全球市场。
这一波操作,可能带来三个深远影响:
市场信心动摇
资本市场最怕不确定性。关税动辄200%、300%,让投资者无所适从,股价波动只是开始。
供应链加速去美化
日韩、欧洲、东南亚甚至拉美,都会抓住机会发展本地产业链,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地位被稀释
当全球更多企业选择“绕开美国”,美国不仅失去的是订单,还有它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一纸关税,能否真让芯片产业回流?
也许短期内能制造一些声势,但长期看,全球化早已把产业深深嵌在一起。
特朗普喊出“300%关税”,像是要打出一副王炸,但专家已经提醒:这副牌很可能是自损一千,敌伤八百。
最终,美国可能会发现,这场关税豪赌,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是让自己失去曾经的优势地位。
《特朗普:将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关税》环球网
《美媒称美国政府有意入股英特尔》上观新闻
亿资策略-亿资策略官网-配资公司排行-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啊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